柳葉
(《本經(jīng)》)
【來源】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柳枝"條。
【采集】春,夏采收。
【化學成分】含4.93%鞣質(zhì)(干重)。每公斤鮮柳葉含碘10毫克,高于一般食物數(shù)千倍。
【性味】①《綱目》:"苦,寒,無毒。"
②《本草再新》:"柳頭(枝梢嫩葉)味苦,性涼,無毒,"
【歸經(jīng)】《本草再新》:"柳頭入心、脾二經(jīng)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,透疹,利尿,解毒。治痧疹透發(fā)不暢,白濁,疔瘡癤腫,乳腺炎,甲狀腺腫,丹毒,燙傷,牙痛。
①《別錄》:"療心腹內(nèi)血,止痛。"
②陶弘景:"療漆瘡。"
③《日華子本草》:"治天行熱病,疔瘡,傳尸骨蒸勞,湯火瘡毒入腹熱悶;并下水氣;煎膏續(xù)筋骨,長肉止痛;牙痛煎含。"
④《綱目》:"療白濁,解丹毒。"
⑤《本草再新》:"柳頭平肝,發(fā)(散)熱,能托能升,敗毒,發(fā)斑,治小兒痧痘等癥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鮮者1~2兩。外用:煎水洗、研末調(diào)敷或熬膏涂。
【選方】①治小便白濁:清明柳葉煎湯代茶,以愈為度。(《瀕湖集簡方》)
②治下痢后成腌魚水,險癥也:柳葉煎湯(服)下,如止,可救。起病不多日下腌魚水,年少者方可治,老者難治。(《慈惠小編》)
③治小兒丹,煩:柳葉一斤。水一斗,煮取三升,去渣,?洗赤處,日七、八度。(《子母秘錄》)
④治卒得惡瘡,不可名識者:煮柳葉若皮,洗之;亦可納少鹽。此又療面上瘡。(《肘后方》)
⑤治眉毛癢落:垂柳葉,陰干,搗羅為末,每以生姜汁,于生鐵器中調(diào)。夜間涂之,漸以手摩令熱為妙。(《圣惠方》)
⑥治癤腫、乳腺炎:柳樹葉切碎煮爛,過濾,除去殘渣,濃縮至糖漿狀,備用外敷。(遼寧《中草藥新醫(yī)療法資料選編》柳葉膏)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①治療炎癥感染
用柳樹嫩枝葉制成注射劑(每毫升含生藥1克),肌肉注射,每日2次,每次2毫升,小兒酌減。臨床觀察上呼吸道感染、氣管炎、肺炎、癤腫、膀胱炎、化膿性腮腺炎、乳腺炎、咽喉炎等各種炎癥共120例,結(jié)果治愈107例,占89.1%。
用鮮柳葉熬膏外敷創(chuàng)面,每天換藥1次,對癤腫已潰者有治療效果。
⑦治療傳染性肝炎
參見"柳枝"條。
⑧治療高血壓病
鮮柳葉0.5斤,加水煎成100毫升,2次分服。6天為一療程。觀察38例,經(jīng)一療程后,28例降至正常,8例有所下降(舒張壓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上)但未恢復(fù)正常,2例無變化。降至正常的28例中,19例經(jīng)半個月觀察,其中13例療效鞏固。半數(shù)以上病例的頭昏、頭痛、失眠、多夢、夜尿、口干等有明顯減輕。胸透復(fù)查22例,原來主動脈弓纖曲延長的6例中有5例恢復(fù)正常。眼底復(fù)查13例,部分有所改善。服藥后有2例黨上腹不適,2例出現(xiàn)蕁麻疹,乃中止治療。
④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
將柳葉制成糖衣片(每片相當于生藥2克)內(nèi)服,開始每日8~10片,2~3次分服,連服3~4周;以后日服3次,每次5片,服至痊愈。兒童劑量酌減。54例患者經(jīng)第一階段治療后,有34例獲得好轉(zhuǎn):頸圍縮小1厘米,腫大降低Ⅰ度或Ⅰ度以上,自覺癥狀好轉(zhuǎn)。未見副作用。據(jù)測定,柳葉含有豐富的碘,每公斤鮮品達10000微克。單味片劑以對彌漫型輕度病例效果較為明顯;如配合海帶或黃藥子,白藥子制成復(fù)方片劑,則療效有所提高。
柳葉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(dǎo)讀】:柳葉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來源】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柳枝"條。 【采集】春,夏采收。 【化學成分】含4.93%鞣質(zhì)(干重)。每公斤鮮柳葉含碘10毫克,高于一般食物數(shù)千倍。 【性味】①...
文章標簽:
相關(guān)推薦
-
鯪魚
鯪魚 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 【異名】雪趺(《綱目拾遺》),趺魚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,土鈴魚(《本草求原》)。 【來源】為...
-
龍腦膏香
龍腦膏香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婆律膏(《唐本草》),龍腦油(《南海藥譜》),婆律香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龍腦香科植物...
-
龍骨蓮
龍骨蓮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水龍骨、子母蓮、野藕。 【來源】為睡蓮科植物龍骨蓮的根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龍骨蓮...
-
劉寄奴
劉寄奴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金寄奴(《日華子本草》),烏藤菜(《通志》),六月雪、九里光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,白花尾、...
-
臭山羊
臭山羊 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 【異名】臭常山(《中國植物圖鑒》),臭苗(《中國藥植志》),大山羊、騷牯羊、地梔子、梔子...
-
蜂蜜
蜂蜜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石蜜、石始(《本經(jīng)》),食蜜(《傷寒論》),蜜(《金匱要略》),白蜜(《藥性論》),白沙蜜(《本草...
-
白屈菜
【中文名】白屈菜(《救荒本草》) 【類別】全草類 【異名】地黃連、牛金花(《植物名匯》),土黃連(《東北藥植志》),八步...
-
川層草
川層草 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 【異名】獻雞尾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舟山碎米蕨、細鳳尾草、鳳凰路雞、鐵線路雞(《湖南藥物...
版權(quán)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(zhuǎn)載自網(wǎng)絡(luò)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(quán)或隱私,請聯(lián)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鯪魚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