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竹根
(《草木便方》)
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紫竹的根莖。
【植物形態】紫竹,又名:烏竹(《汝南圃史》),黑竹(《草木便方》),水竹子。
稈高3~5米,亦有高至7~10米者,直徑2~4厘米,圓筒形,或分枝只節間具縱長溝槽,幼時綠色而于籜環下具白粉,以后則漸變為棕紫色乃至棕黑色;稈環隆起;籜鞘綠褐色或綠紅褐色,具細長縱脈,無毛或其上部疏生小刺毛及紫色細斑,頂端兩側具有深紫色之籜耳,耳上有紫色須毛;籜葉短小,綠色,有皺折。主枝一般呈黑色或淡墨色,或具黑斑。葉2~3片生于小枝頂端;葉鞘長2~3厘米,無毛或具微毛,鞘口幼時具灰褐色磊毛數枚。葉舌背面具微毛,葉片甚薄,細長披針形,長6~10厘米,寬10~15毫米,先端漸尖,基部狹窄,收縮為長1.5~3毫米之葉柄,上面綠色,無毛,下面微帶白色,具微毛,尤以基部為甚,葉緣有小鋸齒或一邊平滑。小穗叢扇形,常2~4枚聚生于最后小枝之頂端,基部托以4~6枚苞片,小穗叢中有被微毛的膜質鱗片,小穗含3~4花,細長形,長14~20毫米,其頂生花常退化;穎1~2片(在頂生小穗則缺如);外稃(第一花者)遍體生有微毛,先端銳尖;內稃,遍生微毛,先端有2齒裂;鱗被3片,卵形,常大小不等;花藥灰白色,成熟后垂至花外,子房呈圓錐形,平滑,有光澤,具柄;花柱1,頂端生有柱頭3枚。筍期4~5月。花期7月。
通常栽培于庭院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【性味】辛淡,平。
①《草木便方》:"辛,平。"
②《陸川本草》:"甘,涼。"
③《重慶草藥》:"味辛淡,性平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風,破瘀,解毒。治風濕痹痛,經閉,百瘕,狂犬咬傷。
①《草木便方》:"除風濕,通關節。治腰腳筋骨酸痛,風癲狗咬。"
②《重慶草藥》:"行氣破積,清肝經風熱。治氣血積滯,包塊,停百,停經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5~1兩。
【選方】①治瘋狗咬傷毒發,心腹絞痛,心無依賴,亂抓亂咬;或被咬銜衣,感觸毒氣,知覺畏風畏鑼聲:真紋黨、紅柴胡、甘草、羌活、獨活、前胡、生姜、茯苓各三錢,枳殼(炒)、撫芎、桔梗各二錢,生地榆一兩,紫竹根一大握,用水濃煎溫服。煎藥時需大罐多水,俾能透煎濃汁為妙。設被好犬咬,于未發之先,亦用此方,再加烏藥一兩,煎濃拌飯與食,孕婦亦可服。(《梅氏驗方新編》)
②治狂犬病:黑竹根二兩,白花柴胡一兩,搜山虎一兩。熬水服。(《重慶草藥》)
紫竹根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紫竹根 (《草木便方》)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紫竹的根莖。 【植物形態】紫竹,又名:烏竹(《汝南圃史》),黑竹(《草木便方》),水竹子。 稈高3~5米,亦有高至7~10米者,直徑2~4厘米,圓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走莖丹參
走莖丹參 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 【異名】烏痧草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湖廣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湖...
-
走邊疆
走邊疆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紅鏵頭草。 【來源】為堇菜科植物雞腿堇菜的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雞腿堇菜 多年生草本,...
-
走馬風
走馬風 (《廣西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異名】吊鐘黃(《廣州植物志》),水馬胎、趕風茜(《廣西民間常用草藥》),牛耳三稔、飛...
-
走馬胎葉
走馬胎葉 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 【來源】為紫金牛科植物走馬胎的葉片,植物形態詳"走馬胎"條。 【性味】《陸川...
-
鵝涎
鵝涎 (《本草蒙筌》) 【來源】為鴨科動物鵝的唾液。動物形態詳"鵝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本草蒙筌》:"治誤吞稻刺塞喉...
-
鐵華粉
鐵華粉 (《開寶本草》) 【異名】鐵胤粉(《日華子本草》),鐵艷粉、鐵霜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鐵與醋酸作用后生成的銹末...
-
羊脂
羊脂 (《千金食治》) 【來源】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脂肪油。動物形態詳"羊肉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含飽和脂肪酸,主要是...
-
接骨木葉
接骨木葉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葉片,植物形態詳"接骨木"條。 【采集】4~10月均可采收。 【性味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走莖丹參
下一篇:暫無